美国大兵访延安 朱毛周亲自斟酒作陪
1944年6月,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带着罗斯福的特别任务访华,与蒋介石进行了会谈。表明了美国希望国共团结的愿望。7月,蒋介石正式批准了美军观察组。华莱士的访华终于促成了“迪克西使团”的建立。
在美国人看来,中共控制的根据地有点类似于美国内战时期的战争地带——迪克西,于是称这一组织为“迪克西使团”,戴维·包瑞德就任团长。继包瑞德之后,担任团长的还有威尔伯·J·彼得金中校、伊万·伊顿上校、杨照辉。第一任团长包瑞德是个中国通,能用中文阅读和交谈,而且在中国有着良好的人缘和口碑。
中共获知美军观察组组建的消息后,发表声明欢迎美国观察员进驻延安并承诺绝对的合作,以及给予直接通讯、自由通行与活动的自由。
1944年7月22日和8月7日,美军观察组分两批到达延安,受到中共和延安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。为了显示对“迪克西使团”的高度重视,毛泽东修改了8月15日《解放日报》关于评价观察组来访的社论,在原来的标题“欢迎美国军事观察员们”中加了“我们的朋友”字样。
8月15日,延安《解放日报》专门发表了毛泽东亲自修改的社论,在原稿“欢迎美军观察组”之后特意加上“战友们”三个字,毛泽东在社论中指出,使团的到来是抗战后最令人兴奋的事情。因为它表明,美国对中共的认识与态度趋向良性,是中共外交的新开端。“这是中国抗日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”,“这是关系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反日寇解放中国的问题,这是关系中国两种主张两条路线谁是谁非的问题”。 8月18日,中共中央在《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》中指出:“这次外国记者、美军人员来我区及敌后根据地,便是对新民主义中国有初步认识后有实际接触的开始。”
中共中央对招待工作非常重视,决定由周恩来副主席亲自主管这一工作,并决定交际处在政治、业务上归军委秘书长杨尚昆领导。周恩来对这次接待工作作了具体指示,一是宣传要实事求是,不浮夸,不弄虚作假。要以诚恳、坦白的精神同他们交朋友,以利于进一步开展国内外的统一战线工作。二是对中外记者既要一视同仁,又要区别对待,重点要作好对外国记者的工作。三是生活方面的接待,要热情周到,尽量予以优待,但切不可搞铺张浪费。
观察组到达延安后,中共进行了高规格的接待.毛泽东,朱德,周恩来,林伯渠,彭德怀,林彪等悉数上阵负责接待并分桌与美国观察组成员把酒言欢,共叙友谊.虽然当时中共方面懂英语的并没几个,当双方靠手势比划倒也心领神会,喝得份外尽兴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