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3年2月23日春寒料峭的南京,毛主席在陈毅、谭震林、柯庆施、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,前往中山陵凭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。
毛主席的车队在中山陵的“天下为公”石牌坊前停下。当时负责警卫的同志考虑南京曾经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。国民党在撤离大陆时留下了许多特务组织,为了毛主席的安全,曾计划从旁边的一条小路进入陵园。毛主席听到后,哈哈大笑,风趣的说道:“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前来祭奠革命先辈,走小道成何体统嘛!我就要走大道!大道才是正道!”
进入陵园后,毛主席精神饱满的拾阶而上,因为走得急促,不禁打了个踉跄,陈毅赶紧上前搀扶,毛主席挥挥手说:“不用不用,我走得还是蛮好的嘛!”毛主席还不时的站立向四周观看,整个中山陵墓道两旁,雪松参天,漫山翠绿。
下午14时50分左右,毛主席一行来到墓顶平台的中央祭堂。进入祭堂后,毛主席神情凝重的肃立在孙中山先生坐像前,向孙中山先生坐像三鞠躬,并向孙中山先生坐像敬献了花圈。花圈上的飘带是由毛主席亲笔题写的,上款为“孙中山先生灵右”,下款为“毛泽东敬挽”。献完花圈后,毛主席对着孙中山先生坐像默哀三分钟。随后又认真的看了四周墙壁上刻写的《建国大纲》。主席表情严肃,半天不语。许久以后,毛主席向柯庆施问到“中山先生的遗体安放在哪里?”
柯庆施向毛主席指着圆形墓穴中的孙中山卧像说:“这是由捷克雕塑家高崎按照遗体形象雕刻制作的。孙中山先生的紫金棺就在这下面五米,外面用钢筋水泥密封。”
毛主席久久的望着孙中山先生的卧像,长叹了一口气,背着手,绕着墓穴转了一圈。
参观完祭堂,来到外面,毛主席站在平台说:“中山陵这个地方选得好,陵堂雄伟,环境幽静,三面靠山,陵前开阔。”毛主席举目远眺,感慨道:“它对我们来说,是有某种特殊意义的。”
这时杨尚昆走到毛主席身边劝道“山上凉,我们回去吧。”当毛主席走下台阶时,前来参观中山陵的群众发现了毛主席,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向这边涌来。现场负责安保的公安同志和工作人员赶紧站在道路两边维持秩序,群众在现场不断地鼓掌欢呼,高喊“毛主席万岁!”毛主席迎面走向欢呼的人群,热情的与伸出手的群众握手,并摘下他的帽子不停地向群众致意。看着现场热情的群众,毛主席感叹道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。”
好不容易毛主席才在工作人员的围护下进入汽车,在车上陈毅向主席感叹:“群众真的太热情了!都想多看看你!根本不听我的劝阻,把我都挤得满头大汗。主席你也被挤出了汗哟。”
毛主席笑道:“群众热情嘛,挤出汗好哇!促进新陈代谢嘛!我们指挥几十万大军作战的陈老总,今天对群众有些指挥不灵了呢!”车厢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馨的气氛。